黄岛起名之施舍文化胶南起名
施舍比接受更有福
学会施舍,才能真正得到。
【释义】学会帮助别人,学会为别人付出,你才能真正得到。
有两个人是好朋友,有 他们碰到了佛陀。佛陀对他们说:“你们俩人都不错,上天特别降福你们,给你们一个特恩,你们俩人必须有一个人过着施舍的人生,另一个过着接受的人生,你们如何选择?”
甲一听心里想:接受的人生太有福了,可以坐享其成,不必耕种就有饭吃,不必劳力便有钱花,于是抢先说:“佛啊!请让我过接受的人生吧!"
乙一看甲抢先一步,也不懊恼。他想施舍的人生处处帮助别人,是多么有意义啊!因而心甘情愿地说:我想过施舍的人生。
佛听了两人的愿望后,当下判定了他们的前途说:“甲,你既然想过接受的人生,你就当乞丐吧,好接受别人的施舍,受别人的帮助。乙,你愿意过施舍的人生,你就成为富翁吧,多行施舍,帮助别人。”佛说完后,就不见了。
“施比受更有福”。施即施舍,受为接受,意思是施舍给别人东西比接受别人的东西更为有福。施舍比接受更有福气,施舍的人虽失去了部分物质或钱财,但他们心灵上都收获了用财物不能换来的快乐与幸福,施舍的人当时失去了属于自己的东西,但往往在日后多得百倍。俗话说得好,“帮人帮不穷”。越是大方帮助别人,慷慨解囊,越有财富;越是吝啬、小气、不发慈心的,日子过得越紧张,什
佛家妙语话人生
么时候也过不富。
施舍就像把钱存入银行,接受别人的施舍就像领取存款,享受福报就像把领出来的钱花费掉,所以施舍越多的人,他的福报就越大。常接受别人的施舍就是在消福。所以聪明的人喜欢施舍,而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施舍。当他接受别人的施舍时,他是为了广结善缘,而且会很快地把所接受的财物又转施出去。
关于接受别人的施舍,古代有一副对联:“三心未了水难消,一念不生金易化。”这意思就是说:有了贪心、憎恨心和愚痴心的人,纵使别人只给你一杯白开水,你把白开水喝下去也是很难消化的。假如你心地清净,没有丝毫的妄念,纵使别人给你贵重的金子,你也是很容易消受的。
施舍比接受更有福。所以先圣先贤们都教导我们要努力行善助人。例如:印送经书、修建寺院、造桥铺路、救灾济贫、待人宽厚、矜孤恤寡、敬老尊贤、见寒施衣、见饥施食、见病苦施舍药材、施茶水以解除行人的口渴和烦热、施棺椁以免尸骸暴露、点夜灯以便行路、造船筏以渡人过河等。
有一首《积福歌》说得好:
叹人只知今世财,哪知财是前生福。我今说与积福人,劝世重财先重福。
有福自有福,无福空劳碌。若有一分财,定有一分福。
德厚福自绵,福厚财自裕。何故奢靡人,乃以积福资,任意恣淫欲?何故骄纵人,反以积福资,倚势欺穷独?何故痴迷人,聚有积福资,贪得无厌足?何故悭吝人,枉有积福资,舍财如割肉?
不肯种福田,愿做儿孙犊。留了难带财,撇了易带福。临时空手去,徒向阎君哭。我为世人悲,叮咛还再嘱。莫为儿孙计,自有儿孙福。不如看破财,及早修些福。
【感悟】
人都想让自己活得更好些,怎样才是眞正地为自己好?不顾惜自己,敢于奉献自己,施舍于别人的才是真正地为自己好,越是要保全自己的利益,想让自己